?
天氣陰晴不定,氣溫忽高忽低
一天中的秋色有好幾種模樣
從早到晚24個小時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
虞城人的深秋是怎樣的吧
/清晨/
秋滋味
當晨間的第一縷陽光穿破黑夜,開啟了深秋的第一幕。
早晚溫差有十余度,清晨秋風瑟瑟,
行走在路上,總讓人不由得裹緊了外套。
這樣的清晨用一碗熱氣騰騰的炒澆面開啟再合適不過了。
作為虞城特色美食,
炒澆面的精華在于各式各樣現(xiàn)炒的澆頭和各家店鋪的秘制湯底。
大廚將新鮮的食材下鍋猛火快炒,待面條出鍋,
再將鮮香四溢的湯底澆頭一并澆在面上......
一道道工序,要求成形美觀與口感筋道完美結(jié)合,
這一碗碗炒澆面凝聚著虞城的萬種風情。
一碗面下肚后,不妨趁著微亮的晨光走進興福寺禪院,
感受“古木依山靜,流泉落葉輕。
深潭憩飛鳥,暮光透秋林”的靜謐意境。
在這里,你可以泡上一杯茶,
隨著茶葉在杯中舒展,用心傾聽秋的點點滴滴。
看清晨的日光穿過樹蔭,投射到屋檐、墻上、院里......
影子隨風搖曳,為興福寺更添了一分禪意。
/日間/
秋·風味
隨著太陽升起,天氣變得暖和起來,
十七八攝氏度的氣溫,正適合深入虞山賞秋。
你可以選擇從興福寺旁的索道上山,
也可從言子墓、興福寺、虞山南路等處登山。
黃色、紫色、紅色...
秋葉色彩斑斕,山間開始變得五彩繽紛、層林盡染,
虞山的“飽和度”一下子拉高了。
當然,沿著虞山生態(tài)步道漫步,
在五彩斑斕的虞山里,
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也是秋天的一大幸事。
虞山生態(tài)步道共分為七大主題,
沿途還設(shè)置了完善的健身設(shè)施,
集生態(tài)、文化、旅游、休閑、健身、智慧于一體。
步道一路蜿蜒曲折,高低起伏,
與道路兩旁的山林共同構(gòu)成了一幅絢麗畫卷。
午后暖陽斜照,尚湖水上森林中,
平靜的湖面,數(shù)百棵池杉,上百候鳥歸巢,
每年深秋到初冬,這里都是一幅絕美的畫卷,
猶如調(diào)色板一樣絢麗多彩。
竹筏慢慢地劃破湖面,好像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。
鳥群掠過尚湖的上空,遠離城市的喧囂,
在尚湖的環(huán)湖大道可以盡情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治愈。
步道沿線利用自然環(huán)境因地制宜
建成閱湖小駐、碧潭湖風、漫步紅杉、林境詩語等9處景點。
這里林木茂密,深秋時,它們都穿上了五彩新衣,
徜徉在尚湖的秋冬美景之中,
每一處都是驚艷,每一步都是驚喜。
一路上,總有三三兩兩的人群鋪著野餐墊,
吹著湖風,過著愜意舒適的時光。
/傍晚/
秋·韻味
來了尚湖,那就賞完落日再走吧。
黃昏時刻,一暈斜陽、三倆剪影、五彩霞光......
秋日浪漫大抵如此。
趁著天黑之前,來到坐落在老城區(qū)的虞見·唐宅。
無論何時走進其中,典型江南流派建筑,
白墻青瓦映入眼簾,都會讓你被這一片古韻氣息所打動。
不知是秋日的蕭瑟,還是夜晚的昏黃,
此刻燈光下的唐宅更有“松泉弦韻遶,苔壁墨香留”的古意。
深藏在瓦黛高墻之中的古院落至今已有幾百多年的歷史,
雖經(jīng)修繕改造,唐宅古樸的原木結(jié)構(gòu)依舊保留著原汁原味。
從木舍臥榻,到頗具禪意的茶室,再到精致的臥房,
每一處都是休生養(yǎng)息的絕佳處。
秋日,就在唐宅,擁有一晚好眠。
滋味、風味、韻味
虞城的一日三“秋”
每一刻都值得我們慢慢回味~